首页|桃软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与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桃软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与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扫码查看
[目的]为明确早熟桃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评价其在不同桃品种中的致病力差异;筛选评价不同药剂对致病菌的毒力和活体接种防效.[方法]根据科赫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采用室内离体接种法测定5个桃品种的果实对该病原菌的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15种药剂对桃软腐病病菌的毒力,通过贮藏试验验证药剂对桃软腐病的防效.[结果]分离获得了27株形态特征相同的菌株.结合rDNA-ITS和rDNA-LSU克隆与系统进化树分析明确病原菌为Gilbertella persicaria.室内离体接种48 h后,测量显示中油19号和中桃红玉的病斑直径最小.微孔板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5种药剂中,吡唑醚菌酯抑制效果最明显,EC50为0.168 mg·L-1.采后贮藏试验结果显示苯醚甲环唑处理抑菌效果最好.[结论]引起桃软腐病的致病菌为Gilbertella persi-caria,且中油19号和中桃红玉较抗病.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该菌有很好的防效,在桃软腐病田间防治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soft rot of peach and screening of highly effective fungicides

蒋政华、王泽新、张慧颖、范乐敏、曾文芳、刘普

展开 >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安徽省园艺作物育种工程实验室,合肥230036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国家桃、葡萄改良中心,郑州450009

桃软腐病 Gilbertella persicaria 病原鉴定 抗病性差异 微孔板法 药剂筛选

2018YFD1000200CAAS-ASTIP-2020202010364084

2021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86
ISSN:1009-9980
年,卷(期):2021.38(7)
  •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