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福建火参果病毒病病原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福建火参果病毒病病原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明确福建火参果(Cucumis metuliferus)种植基地中火参果感染的病毒种类,为有效防控病毒病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火参果果皮为试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对其病毒病的感染情况进行鉴定.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外壳蛋白基因全长,并对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供试火参果样品仅感染ZYMV;系统进化分析表明,ZYMV分布范围广,61种分离物可分为6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存在一定地域分化.火参果ZYMV分离物基因(MZ271862)定位在以国内分离物基因型为主的分支上(ZYMV-Ⅱ),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广西罗汉果的分离物(AJ889244_Guangxi_Siraitia grosvenorii),蛋白序列相似度达99.28%,仅2个氨基酸存在差异.[结论]采用火参果果皮作为供试材料进行火参果病毒侵染情况的分析效果较好,首次分析了福建地区火参果病毒病的侵染情况,并明确了福建省火参果ZYMV的进化起源,为进一步探究火参果病毒病分布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Kiwano melon (Cucumis metuliferus) virus disease in Fujian

赖春旺、王金豪、成子玥、董晶晶、赖钟雄、林玉玲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州350002

火参果病毒病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服务团队项目

11899170112

2021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86
ISSN:1009-9980
年,卷(期):2021.38(11)
  • 2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