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土壤管理模式对锥栗园土壤真菌群组成的影响

不同土壤管理模式对锥栗园土壤真菌群组成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探究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锥栗果园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建瓯锥栗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生草、喷施草甘膦和清耕模式0~10 cm土层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特异菌属.[结果]与清耕相比,3种生草模式均显著提升了土壤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以种植鼠茅草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而喷施草甘膦则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及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为0.64 g·kg-1、19.96 mg· kg-1、47.10 mg·kg-1和176.37 mg·kg-1及15.49 U·g-1和0.62 U·g-1.种植生草和喷施草甘膦均降低了土壤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土壤真菌优势菌属分别为红菇属、被孢霉属和蜡蘑属.LEfSe分析发现,种植鼠茅草模式下红菇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模式,喷施草甘膦模式显著提升了珊瑚属真菌的相对丰度(2.92%),而牛肝菌属在清耕模式中的相对丰度最高,为3.08%.经筛选对比发现,粒毛盘菌属为种植鼠茅草模式的特异菌属;空团菌属和柱孢霉属是黑麦草模式中出现的特异菌属;光叶紫花苕模式的特异菌属为单顶孢属;湿伞属和圆盘属真菌分别存在于喷施草甘膦和清耕的模式中.[结论]发现鼠茅草不仅能提升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还能明显促进红菇属真菌在锥栗园的扩繁;粒毛盘菌属和单顶孢属分别出现在种植鼠茅草和光叶紫花苕模式中,这两类真菌均与线虫防治有关,柱孢霉属真菌存在于种植黑麦草模式中,该菌属为一种潜在病原真菌;种植鼠茅草和黑麦草模式与清耕模式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较为相似,但与种植光叶紫花苕和喷施草甘膦模式间存在较大差异.综上,在锥栗园种植鼠茅草较为适宜,另外在生产经营中应减少草甘膦的施用.
Effects of different soil management patterns on soil fun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a Castanea henryi orchard

徐惠昌、尤龙辉、游惠明、余锦林、程分生、叶功富、黄勇来、黄爱珍、李建民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州350012

福州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规划发展中心,福州350007

福建省建瓯市林业局,福建建瓯353100

展开 >

锥栗园 土壤管理措施 土壤真菌 群落结构 特异菌属

福建省林业科研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福建省科技特派员专项

闽林科便函[2019]16号闽[2018]TG11号

2021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86
ISSN:1009-9980
年,卷(期):2021.38(11)
  • 8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