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哈密瓜镰刀果腐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和室内防治药剂的筛选

哈密瓜镰刀果腐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和室内防治药剂的筛选

扫码查看
[目的]鉴定引起哈密瓜(Cucumis melo L.)果蒂处的果肉腐烂病原菌种类,以及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检测,探讨光照、温度、pH值、碳源、氮源及不同药剂处理对该菌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哈密瓜镰刀果腐病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的哈密瓜果实中分离病原菌,结合形态学与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转录延伸因子EF-la和组蛋白Histone3序列的分子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测定不同的培养温度、pH、碳源、氮源、光照及需氧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用NaHCO3、硼酸、施保功、苯甲·嘧菌酯和纳他霉素处理,观察各种药剂的抑菌效果.再用罗丹明123、健那绿B、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Mito TrackerTM Red CMXRos)及溴化丙咤(PI)染色,了解不同药剂处理对病原菌细胞膜透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用安全性较高的纳他霉素对哈密瓜进行室内防效实验,了解纳他霉素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病原菌为哈密瓜果腐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编号ZJHM-01),孢子形态呈镰刀状,长度为25.4~35.5μm,宽度为3.3~5.4 μm;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宿主具广谱性,光照能促进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7~9,最适碳源为淀粉、山梨醇和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牛肉膏.1.0%NaHCO3、1.2%硼酸、0.025%施保功、0.016%苯甲·嘧菌酯和40mg L1纳他霉素均能完全抑制病原菌生长.罗丹明123染色结果发现,1.0%NaHCC3、1.2%硼酸和30 mg·L-1纳他霉素处理使菌丝的细胞膜透性增加;健那绿B和Mito Tracker? Red CMXRos染色发现,药剂处理降低了菌丝的线粒体活性;PI染色结果表明,病原菌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线粒体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受损.纳他霉素室内防效表明,纳他霉素处理的果实发生病害时间明显延后且症状减轻,说明纳他霉素具有较好的防病效果.[结论]果实采收期,生产上用施保功和苯甲·嘧菌酯防治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果实采收后,用1.0%NaHCO3、1.2%硼酸和40mg·L-1纳他霉素浸泡果实处理以降低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的发生率.从食品安全性考虑,纳他霉素应该作为哈密瓜采后镰刀菌果腐病防治的首选药剂.研究结果为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
Identification,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oor fungicide selection of Fusarium incarnatum in Hami melon

杜莉芳、曾晴、徐晶、张思怡、俞国相、郭天荣、莫亿伟

展开 >

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哈密瓜(Cucumis melo L.) 果腐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纳他霉素 硼酸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

LGN20C150018LGN22C150002

2022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86
ISSN:1009-9980
年,卷(期):2022.39(5)
  • 4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