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杏果核与种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杏果核与种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究杏果核与种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特异种质,为仁用杏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5份杏种质资源为材料,连续2 a(年)调查了果核与种仁17个数量性状的变化.[结果]17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9.61%~36.88%,杏群体内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果核破裂力的变异系数最大,核木质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出仁率性状与仁侧径、单仁质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核厚度、破裂力和硬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7个性状划分为4个综合因子,两年的累计贡献率均达到81%以上,第1主成分包括果核或种仁的纵径、横径以及质量等性状,代表了核/仁大小性状;第2主成分代表了果核形状;第3和4主成分分别代表了果核硬度与木质素含量.基于树形聚类图,当遗传距离为15时,将本研究的杏种质资源划分为5个类群:第Ⅰ和Ⅱ类群分别由绿萼山杏和露仁普通杏组成;大多数大扁杏种质聚类在Ⅲ类群;第Ⅳ类群由薄核且出仁率高的普通杏组成;当遗传距离为10时,第Ⅴ类群被进一步划分为6个亚群,这些亚群中均由山杏种质和普通杏种质混合组成.[结论]杏果核与种仁的数量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增加种仁侧径有利于提高仁用杏的出仁率;筛选出6份优异种质和21份特异种质材料,可以作为仁用杏遗传改良的亲本材料.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traits of fruit stone and kernel in apricot

章秋平、张玉萍、马小雪、刘威生、刘宁、徐铭、刘硕、张玉君

展开 >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 115009

种质资源 果核 种仁 数量性状 遗传多样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基础平台项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计划

31972365NICGR2021-0562019DD164823

2023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86
ISSN:1009-9980
年,卷(期):2023.40(2)
  • 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