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预防视角下犯罪附随后果的阶梯式变更
预防视角下犯罪附随后果的阶梯式变更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部分犯罪附随后果体系化方案的论证前提存在误区.犯罪附随后果的固有问题不应归咎于轻罪立法或积极刑法观,这一概念与犯罪记录、前科并不等同.犯罪附随后果应区分为法律规范性质的犯罪附随后果和社会规范约束的犯罪附随后果,后者难以从事实上被根本废除.国家有义务废除、更改不具有正当性根据的犯罪附随后果,应通过法律变更、社会复权、救济保障的阶梯式构建,以实现特殊预防和犯罪人复权之目的.基于预防效果和预防必要性的要求,国家应当废除或者变更已有的具有实定法基础的犯罪附随后果;针对社会规范约束下的犯罪附随后果,国家应去除不同类型"犯罪人"的法律和社会标签;在此基础上,应建立犯罪人权利救济制度.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范洁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犯罪附随后果
轻罪立法
国家义务
特殊预防
社会复权
出版年:
2024
西部法学评论
甘肃政法学院
西部法学评论
CHSSCD
影响因子:
0.463
ISSN:
1674-3687
年,卷(期):
202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