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运动和动力学特征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运动和动力学特征

扫码查看
目的 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定量分析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运动学、动力学情况,探索生物力学规律和机制.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患者18例作为实验组,招募无腰部疼痛的正常健康者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行走测试,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步行情况和腰部运动学、动力学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行走中,步长、步幅、步速均缩短(P<0.05);脊椎一直处于前屈状态,脊椎屈曲角度平均值、峰值均增大(P<0.05),最大活动范围减小(P<0.05);脊椎倾斜角度峰值和最大活动范围均减小(P<0.05);脊椎角速度平均值、峰值和脊椎角加速度平均值、峰值均减慢(P<0.05);胸部一直处于前屈状态,胸部屈曲角度平均值、峰值均增大(P<0.05);胸部倾斜角度平均值减小(P<0.05);胸部旋转角度峰值和最大活动范围均减小(P<0.05);胸部角速度平均值、峰值和胸部角加速度平均值、峰值均减小(P<0.05);平均腰部功率减小(P<0.05).结论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步态异常,腰部运动学和动力学存在特征性异常.
Characteristics of motion and motion mechanics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facet joint disorder

黄萍、卢玄、戚威臣、陈博、沈峥嵘、邓廉夫

展开 >

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防治骨与关节病损重点实验室

434023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医学院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运动学 动力学 生物力学 步态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面上项目

2020LP034202140130

2022

国际骨科学杂志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国际骨科学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073
ISSN:1673-7083
年,卷(期):2022.43(6)
  •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