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结合UPLC-QTOF-MS和网络毒理学技术初探补骨脂致肝毒性机制

结合UPLC-QTOF-MS和网络毒理学技术初探补骨脂致肝毒性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鉴定大鼠灌胃补骨脂(FP)后肝中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毒理学初探FP致肝毒性潜在毒性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及UNIFI数据筛查平台,快速鉴定灌胃FP后大鼠肝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多个数据库获取化学成分靶点、肝毒性靶点、成分-肝毒性共有靶点、间接靶点等信息,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软件对以上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网络构建及基因本体(GO)生物功能、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FP致肝毒性的关键靶点和潜在作用机制.结果 从大鼠肝中鉴定出FP原型成分11种.网络毒理学研究表明,FP致肝毒性的潜在作用靶点共计52个,通路23条,其中ALB、HOMX1、GSR、GSTM3、CYP2C9等靶点,以及甲状腺合成途径、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与FP肝毒性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 利用UPLC-QTOF-MS结合UNIFI数据筛查平台快速鉴定了11种大鼠肝内源自FP的化学成分,通过网络毒理学研究初步预测了FP致肝毒性的潜在分子机制,为FP肝毒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hepatotxicity induced by Fructus Psoraleae combined with UPLC-QTOF-MS and network toxicology technology

张娜、刘传鑫、张晨宁、曲玉霞、曹一佳、杨天歌、赓迪、孙毅坤

展开 >

102488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补骨脂 肝毒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网络毒理学 毒性机制

2020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0.806
ISSN:1674-0440
年,卷(期):2020.47(5)
  • 6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