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家族、地域认同到“命运共同体”:传统村落互嵌式民族关系的构建

从家族、地域认同到“命运共同体”:传统村落互嵌式民族关系的构建

扫码查看
构建互嵌式民族关系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措施与路径,更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议题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村落纳禄村超民族身份的民族与姓氏互嵌结构为互嵌式民族关系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地城认同及壮族与汉族之间在教育思想观念、语言交流、族际通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互嵌又为其奠定了精神基础.从家族、地域认同到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产生是纳禄村互嵌式民族关系形成的脉络及特点,其中,入选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起到关键性作用.互嵌式民族关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其路径既有生成型,又有建构型.此外,各个多民族杂居区的民族互嵌实践经验独具特色,需进一步总结和深入研究.
FROM FAMILY AND REGIONAL IDENTITY TO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 THE CONSTRUCTION OF EMBEDDED ETHNIC RELATIONSHIP IN TRADITINAL VILLAGE

罗彩娟

展开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广西南宁,530006

地域认同 命运共同体 互嵌式民族关系

国家社科基金

19BMZ125

2020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34
ISSN:1004-454X
年,卷(期):2020.(1)
  • 1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