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少数民族“新民歌”创作与现代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生成
少数民族“新民歌”创作与现代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生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歌运动”,虽然没有真正地为中国诗歌发展开拓出新的道路,但却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群众文艺创作潮流.少数民族人民深具民族传统、政治认同并且是真情实感的新民歌创作,对少数民族群体内部建构关于新中国的现代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创造性的集体合作大生产和声势浩大的新民歌个体创作过程中,少数民族人民将自身传统的民族话语、地方话语及乡土话语与新中国的国家话语相统一的新民歌创作,既让他们实现了从传统的“民众”到新中国的“人民”的发现,也铸造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实体,并让少数民族人民的“新民歌”创作具有了人类学的伟大价值与意义.
外文标题:
THE CREATION OF THE "NEW FOLK SONGS"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GENERATION OF THE COMMON SENSE OF MODERN NATIONALITY AND COUNTRY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董迎春、覃才
展开 >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南宁,530006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诗歌
新民歌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文学人类学
基金: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19YLYB09
出版年:
2020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34
ISSN:
1004-454X
年,卷(期):
2020.
(2)
被引量
6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