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边疆、走廊与“一带一路”: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的三次实践水
边疆、走廊与“一带一路”: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的三次实践水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中国人类学经历了百年发展,这百年也是学者们倡导和追求人类学本土化的过程,从经验形态、理论形态及学科形态方面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本文回顾百年人类学本土化历程,从点到线到面的研究范式改变,从民族交流到文明互动的研究思路拓展,尤其对边疆、走廊、道路的研究,是中国人类学本土化过程中三次承前继后的重要实践,是中人类学在不同阶段介入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关怀——救国、富国和强国,并推进了中华民族文化自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进程,最终坚定自己的传统走向世界.
外文标题:
BORDERLAND, CORRIDOR AND THE BELT AND ROAD:THE THREE PRACTICES OF ANTHROPOLOGY'S LOCALIZATION IN CHINA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窦存芳、冶芸
展开 >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成都,611130
燕山大学 河北秦皇岛,066004
关键词:
边疆
走廊
道路
人类学本土化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编号:
13CMZ042
出版年:
2020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34
ISSN:
1004-454X
年,卷(期):
2020.
(4)
参考文献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