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认知与激活:民族地区农牧民主体地位研究——基于四川6个民族村的调查与思考
认知与激活:民族地区农牧民主体地位研究——基于四川6个民族村的调查与思考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农牧民主体地位实现具有复杂性,需要从理论上建构起哲学、政治和历史的逻辑认知,构建确立农牧民主体地位的良好环境.当前民族地区农牧民存在主体认知缺乏、主体角色担当弱化、主体作用发挥缺失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发育程度不支持、主体能力与主体地位要求不匹配、自上而下的乡村振兴推进模式不支撑等.破解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变革“保姆型”角色,充分尊重民族地区发展阶段性特征,构建村两委引导力量;提升农民“主体能力束”;发挥产业利益同农牧民参与的利益粘性作用等举措,构建起完善的路径体系,培育主体力量.
外文标题:
COGNITION AND ACTIVATION: A STUDY ON THE STATUS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ETHNIC REGIONS: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of Six Ethnic Villages in Sichuan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郭险峰
展开 >
作者单位:
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四川成都,610072
关键词:
农牧民
主体认知
能力匹配
利益粘性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
19BMZ076
出版年:
2020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34
ISSN:
1004-454X
年,卷(期):
2020.
(4)
被引量
4
参考文献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