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边疆少数民族"家"的空间建构:人本理性、公私秩序与社会整合

边疆少数民族"家"的空间建构:人本理性、公私秩序与社会整合

扫码查看
本文构建"私家—公家"分析框架,以云南省盈江县大谷地傈僳族村寨的易地搬迁为例,通过扎根理论和空间句法验证对村民"家"的空间建构进行分析:在制度性之外,边疆少数民族对"家"空间组构的理性回归源于其内源性的社会反应机制和自然组合能力,村民基于"私家—公家"的秩序对多个"家"构筑社会关系联结,是边疆少数民族主观能动对政策客观引导的补充;"家"的空间组构效果与其中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力互为指引,边疆少数民族在多个"家"间的迁移,推进了民族情感要素和发展要素的跨空间交流与共享,为与之相应的命运共同体之"家"的意识培育奠定了基础.边疆少数民族对"家"的跨空间建构能为我国民族地区加快推进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提供有益经验.
THE SPATIAL CONSTRUCTION OF FRONTIER MINORITY"HOME": HUMANISTIC RATIONALITY, PUBLIC-PRIVATE ORDER AND SOCIAL INTEGRATION

韩璐、明庆忠、史鹏飞

展开 >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 云南昆明,650221

人口迁移 家的空间组构 资本重组 社会行动 边疆少数民族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2020YUFEYC037

2020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34
ISSN:1004-454X
年,卷(期):2020.(5)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