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民族志的体例、功能及发展——以二十世纪的西南调查为例

中国民族志的体例、功能及发展——以二十世纪的西南调查为例

扫码查看
民族志发展的历史脉络可清晰地呈现人类学学科史.通过西南民族志文本考察可知,民族志从落地中国的那一天起,并没有完全移植西方民族志体例,而是努力适应中国语境寻找自己的开创空间.本文从历时的角度研究二十世纪的民族志发展:二十世纪上半叶与传统方志与史学观念结合的民族志如何完成国族建构;新中国时期为民族问题服务的民族志如何通过时间上的序列化完成民族共同体的政治目标;以及新时期之后民族志如何通过中西对话、回访重写及跨学科等方式获得深度发展等.本文重点关注二十世纪的几次社会转型如何规范或者说形塑民族志文本,同时,民族志文本又如何转换其内容、形式与体例来表述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这样的转换与表述如何影响了对中国的认知以及中国人类学的发展等.
THE STYLISTIC RULES AND LAYOUT,FUNC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ETHNOGRAPHY IN CHINA:A Fieldwork of Southwest Ethnography in the 20th Century

王璐

展开 >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人类学 民族志 体例 西南调查 写文化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23SYB22

2023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34
ISSN:1004-454X
年,卷(期):2023.(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