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施肥组合对沿海沙地鼓节竹发笋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不同施肥组合对沿海沙地鼓节竹发笋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不同施肥组合对鼓节竹发笋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沿海沙地鼓节竹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氮磷钾配比(A)、施肥方式(B)和培土高度(C)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3年生鼓节竹进行施肥管理,测定不同施肥组合处理鼓节竹发笋盛期的出笋量、总叶绿素含量和相关光合参数,采用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分析光合特性与出笋量和光合色素的关系,筛选出沿海沙地栽培鼓节竹的最优施肥模式.[结果]对鼓节竹发笋期的极差(R)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出笋量的因素排序为氮磷钾配比>培土高度>施肥方式,最优施肥组合为A1B3C3,即氮磷钾配比为2:1:1、施肥方式为丛中穴施和培土高度为20 cm最适于鼓节竹发笋期出笋.双曲线修正模型模拟鼓节竹叶片的光响应曲线拟合度>0.9900;净光合速率(Pn)先急剧增长后趋于稳定,达到光饱和点(LSP)后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各施肥组合处理下,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随光强的增强呈先增大后逐渐平缓直至趋于稳定状态的变化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先急剧增长后趋于平缓到稳定状态的变化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变化趋势与Tr、Gs和WUE相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n与出笋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出笋量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SP与出笋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沿海沙地栽培鼓节竹,于发笋期以氮磷钾配比2:1:1进行丛中穴施并培土20 cm,可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出笋量.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combination on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Bambusa tuldoides during shooting period in coastal sandy land

薛磊、凡莉莉、张洋洋、李云鸽、荣俊冬、叶龙太、郑郁善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福州 350002

福建省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福建 漳州 363400

鼓节竹 施肥组合 氮磷钾配比 光合特性 生长特性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

2015N30152013NZ0001KFA17098A

2018

南方农业学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南方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3
ISSN:2095-1191
年,卷(期):2018.49(7)
  • 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