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7年7月广西大范围暴雨过程分析

2017年7月广西大范围暴雨过程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自动站雨量、NCEP/NCAR1°×1°间隔6小时再分析数据、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17年7月1~3日广西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hPa南亚高压、高空槽、切变线、地面辐合线、西南急流的共同作用,造成此次大范围暴雨的发生;水汽在低层输送、辐合,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地面辐合线以及深厚强烈的上升运动,对此次暴雨有触发的作用;干冷空气从高层向低层入侵,释放大量凝结潜热,提供能量条件;雷达回波强度强,质心低,强回波集中在暖云层内,降水效率高;地形阻挡、抬升和喇叭口地形的收缩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局地极端强降水形成.
Analysis of the heavy rain process in July 2017 Guangxi

黄巾旗、黄子航、黄干淇

展开 >

贵港市气象局,广西贵港537100

广西气象培训中心,广西南宁530022

上思县气象局,广西上思535599

暴雨 暖云降雨 列车效应

广西区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

桂气科2017M16

2018

气象研究与应用
广西气象学会

气象研究与应用

影响因子:1.261
ISSN:1673-8411
年,卷(期):2018.39(4)
  • 9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