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土壅木郁"理论探讨肝性脑病

基于"土壅木郁"理论探讨肝性脑病

扫码查看
肝性脑病为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基于"土壅木郁"理论探寻肝性脑病的西医发病机制、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原则,提出肝性脑病病因多责之于肝病日久传脾,由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脾土反侮肝木所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肝郁,脾胃运化失调,瘀毒内生,使气机逆乱,脏腑阴阳失衡,治疗上应辨证施护,总以健运脾胃,寒热并治,调畅气机,以达阴平阳秘,肝木条达,瘀毒可除。

李坚宇、陈月桥、张燕燕、张雪、裴浩、孙叶

展开 >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南宁市 530001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广西南宁市 530022

肝性脑病 土壅木郁 发病机制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821608882022GXNSFAA0355732023GXNSFAA026361GZSY21-16JGY2022174

2024

广西医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

广西医学

CSTPCD
影响因子:1.112
ISSN:0253-4304
年,卷(期):202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