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秦巴山区野生百合(Lilium spp.)的育种应用研究

秦巴山区野生百合(Lilium spp.)的育种应用研究

扫码查看
为探索秦巴山区野生百合资源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方向及途径,获得具有其独特遗传背景的育种材料,将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的抗病毒及独特观赏特性等优良遗传性状逐渐渗到栽培品种中去.该研究借助切割柱头杂交及胚抢救技术,选取6种秦巴山区野生百合[岷江百合(Lilium gegale)、宜昌百合(L.leucanthum)、山丹(L.pumilum)、野百合(L.brownii)、宝兴百合(L.duchartrei)、川百合(L.davidii)]以及亚洲百合(Asiatic hybrids,AA)品种'Elite'、东方百合(Oriental hybrids,OO)品种'Sorbonne'、'Siberia'和'Marlon'、OT百合(Oriental×Trumpet hybrids,OT)品种'Yelloween'、'Serano'、'Corel′door'进行了32组共计263朵花的(品)种间杂交,并针对膨大变软的果实剥离可供离体培养的胚及胚囊进行胚抢救.结果表明:(1)不同杂交组合坐果率、胚获得及萌发率呈现出较大差异,综合坐果率为11.4%,对30个膨大的果实中共计38个可供离体培养的胚及胚囊进行胚抢救,有7株最终萌发.(2)以野生百合为父母本的12组杂交组合中,6组获得了膨大果实,得到6株杂交后代.(3)栽培百合做母本,野生百合做父本的20组杂交组合中,共9组获得了膨大果实,除'Elite'× 山丹可直接收获种子外,共得到1株杂交后代.(4)以岷江百合及宜昌百合为亲本的远缘杂交TT×AA及回交OT×TT成功获得杂种后代.(5)秦巴山区6种野生百合在远缘杂交中获得育种后代的几率存在较大差异,宜昌百合和岷江百合获得后代几率较高,宝兴百合获得后代几率较低,野百合未获得后代.以上结果表明,岷江百合和宜昌百合为母本的TT×AA杂交和宝兴百合为父本的TT×AA杂交以及岷江百合和宜昌百合为父本的OT回交,为三种百合的育种利用提供了新途径,野百合的育种应用途径需要继续探索.
Breeding application of wild lily ( Lilium spp. ) species from Qin-Ba mountains

王仙芝、牛立新、谢松林、罗建让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100

四川七彩林科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巴中 636600

秦巴山区 百合 远缘杂交 胚抢救 杂种后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项目

30571523200903020

2020

广西植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学会

广西植物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19
ISSN:1000-3142
年,卷(期):2020.40(11)
  •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