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转录组的不同火龙果品种抗性差异分析

基于转录组的不同火龙果品种抗性差异分析

Resistanc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pitaya based on transcriptome data

扫码查看
不同的品种抗性不同,为进一步探究不同火龙果品种之间的抗性差异,为后续火龙果抗性育种提供参考,该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普通白肉'(BR)和'厄瓜多尔黄龙'(EY)两个品种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参考GO Ontology、KEGG等公共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类与富集分析.结果表明:(1)BR与EY共有14248个差异基因,其中5446个基因上调,8802个基因下调.(2)相关GO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参与酶催化活性、细胞组分、代谢过程等,其中参与氧化还原酶活性的349个差异基因在BR中表达量上调.(3)KEGG通路分析显示,大部分差异基因富集在新陈代谢和生物合成等,其中参与角质、木栓质和蜡质生物合成的差异基因有12个,如CYP86和CER1等.参与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差异基因在BR中较EY表达量上调,且显著富集,表明BR与EY在生长发育和细胞代谢过程差异显著.参与角质、木栓质和蜡质生物合成的差异基因在BR中表达量上调,此类基因在BR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且显著富集,表明BR可能具有较强的抗旱和抗病能力.

李健星、谭艳芳、李冬兴、王斌、陈婷、黄甫昭、陆树华

展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 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 桂林541006

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 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 桂林541006

火龙果 转录组 品种 差异表达基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基金

2019YFC05075032019YFC0507504-03桂科AA2016100403-012019GXNSFBA24509719-050-6

2022

广西植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学会

广西植物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19
ISSN:1000-3142
年,卷(期):2022.42(2)
  • 2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