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两种栽培型广藿香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变化

两种栽培型广藿香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变化

Community composition changes of endophytic fungi from two cultivated species of Pogostemon cablin

扫码查看
为探索内生真菌与广藿香互作间对宿主活性成分形成机制的影响,该研究以成分差异较大的牌香和湛香为对象,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对所获菌株归类,通过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菌株rDNA-ITS序列,鉴定其分类地位并研究其多样性.结果表明:(1)用PDA和LBA培养基对苗期、分枝期和成株期广藿香茎叶组织块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共获得3070株菌株,其中牌香(PX)分离出1624株,鉴定出1319株,分属于36属;湛香(ZX)分离出1446株,鉴定出994株,分属于33属.牌香分离出7种特有内生真菌,分别为香柱菌(Epichloe typhina)、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座腔孢菌(Botryosphaeria sp.)、丝核菌(Rhizoctonia sp.)及截盘多毛孢菌(Truncatella sp.),并首次分离到疫霉菌(Phytophthora sp.)和指疫霉菌(Sclerophthora sp.),这2种菌属于卵菌门内生菌.湛香分离出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sp.)和尾孢菌(Cercospora sp.)2种特有内生真菌.(2)牌香和湛香优势内生真菌相同,均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和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其中牌香中相对分离频率为9.48%和7.81%,湛香为10.16%和8.65%.(3)从苗期到成株期,牌香和湛香内生真菌定殖率逐渐增高,依次为牌香8月(97.78%)>7月(72.50%)>5月(55.28%);湛香8月(91.11%)>7月(63.06%)>5月(46.67%).平均定殖率为牌香75.19%,湛香66.95%.(4)随着生长期延长,牌香和湛香内生真菌多样性呈递增趋势,同时2种广藿香内生真菌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86.可见,牌香和湛香内生真菌种类丰富,各有独特的内生真菌,且不同生长期内生真菌种群组成不同.该研究结果为筛选活性内生真菌菌株,探究内生真菌影响广藿香活性成分合成与积累奠定了基础.

王利国、肖晶晶、邓月婷、崔业旋、刘志芬

展开 >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中药种质资源与分子鉴定实验室, 广州 510006

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药剂中心, 广东 阳春 529600

广藿香 栽培型 牌香 湛香 内生真菌 群落组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项目

81373901GZY-KJS-2018-004GZY-KJS-2019-003财社[2016]44号

2022

广西植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学会

广西植物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19
ISSN:1000-3142
年,卷(期):2022.42(5)
  • 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