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浙江东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群落组成及结构动态

浙江东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群落组成及结构动态

扫码查看
次生针阔混交林是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森林类型,研究次生针阔混交林群落的演替特征及其更新规律,将为本地区植被恢复及森林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该文基于2013和2018年两次调查东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1 hm2固定样地的数据,从木本植物组成、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重要值、径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东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013—2018年间,群落内物种数和植株数均显著下降(P<0.05);(2)样地内DBH≥1 cm的个体死亡1505株,年均死亡率6.40%,新增个体71株,年均补员率0.35%;(3)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下降最多,降低了25.03%,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了11.88%;(4)林冠层中常绿阔叶树种的优势地位在进一步加强,而针叶树种的优势度在逐渐下降;(5)5 a间,大、中径级的个体比例逐渐增加,小径级植株的存活个体比例逐渐下降.该研究表明,2013—2018年间,东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群落组成和结构总体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动态变化,群落处于次生针阔混交林向常绿阔叶林快速演替阶段.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dynamics of secondary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in Dongbaishan, Zhejiang Province

李桥、范清平、唐战胜、孟杰、张敏德、王云泉、李铭红、仲磊、陈建华

展开 >

浙江师范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浙江 遂昌 323300

诸暨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浙江 诸暨 311800

诸暨市陈蔡水库林场, 浙江 诸暨 311818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 兰溪 321100

浙江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 310058

展开 >

东白山 次生针阔混交林 群落动态 死亡率和补员率 径级结构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环保厅项目诸暨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合作项目

KYH06Y17254

2022

广西植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学会

广西植物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19
ISSN:1000-3142
年,卷(期):2022.42(6)
  • 1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