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叶片对微地形的响应

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叶片对微地形的响应

Responses of Dicranopteris pedata leaves to micro-topography in red soil erosion region of South China

扫码查看
植物功能性状可以反映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策略.该文以芒萁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冗余分析,比较了3种微地形(沟脊、沟壁、沟底)中环境因子和芒萁叶片功能性状的差异,分析了芒萁对浅沟微地形的响应及其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芒萁叶片功能性状的总体变异程度在0.05~0.47之间,叶厚和叶面积均表现为沟底>沟壁>沟脊(P<0.05),沟壁的叶氮含量显著高于沟脊和沟底,沟脊的叶磷含量显著低于沟壁和沟底,比叶面积和叶碳含量在3种微地形间均无显著差异.(2)沟脊的芒萁通过减小叶面积来降低水分散失进行自我保护,沟壁的芒萁通过增加叶氮含量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而促进生长,沟底的芒萁通过增大叶面积来提高光捕获能力而促进生长.综上结果认为,土壤养分和温湿条件的差异,促使芒萁通过调节营养物质含量和改变叶片形态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尚艳琼、陈志强、陈志彪、冯柳俊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芒萁 微地形 功能性状 环境因子 南方红壤侵蚀区

413715122020J01143

2022

广西植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学会

广西植物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19
ISSN:1000-3142
年,卷(期):2022.42(7)
  • 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