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夏季金塔绿洲近地层通量足迹及源区分布特征分析

夏季金塔绿洲近地层通量足迹及源区分布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选取2005年5月24日~6月18日在金塔开展的"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的观测实验"中的3层CSAT3的实验数据,应用Schmid的FsAM(The Flux-Source Area Model)模型,分析了不同观测高度的通量贡献源区分布以及观测高度对通量贡献源区分布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大气层结条件下源区的分布以及稳定度对通量贡献源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条件下的通量贡献源区大于不稳定条件下的通量贡献源区,并且随着观测高度的增加通量贡献源区会显著增大.
Distribution of Source Area and Footprint of Jinta Oasis in summer

马迪、吕世华、陈世强、罗斯琼、权晓晶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金塔绿洲 足迹 FSAM 通量贡献源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培养计划

40633014407050074080500240805042290828961

2009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09.28(1)
  • 1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