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藏东南地区草地下垫面湍流通量和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

藏东南地区草地下垫面湍流通量和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利用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藏东南林芝地区草地下垫面的野外试验站点观测资料,分析了晴雨转换过程中林芝地区草地下垫面的近地层基本气象要素、湍流通量和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比分析它们在典型晴天和阴天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1)草地观测站的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相互吻合,即相对湿度与降水有着一致的变化趋势,而气温、地面温度和风速均与降水的变化相反;观测期间草地站的潜热交换大于感热交换,在无降水时期,感热明显偏高,潜热偏低,降水时期则相反;感热与向下短波辐射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向上短波辐射、向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地表反照率和土壤热通量均与向下短波辐射保持同步的变化关系,而向下长波辐射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2)典型晴天和阴天的分析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各变量的日变化均比阴天条件下剧烈,在白天,感热和潜热在典型晴天的值均大于典型阴天天气下的值,除向下长波辐射外,其他地表辐射分量在晴天条件下的值远大于阴天的值;在夜间,晴天的向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小于阴天的值.(3)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早晨,最低值出现在午后;风速的最小值出现在早晨,最大值出现在中午,且基本上都是晴天天气下大于阴天天气下.因此,藏东南林芝地区草地下垫面的感热、潜热、土壤热通量、辐射平衡各分量、基本气象要素均与晴、雨的转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协同变化关系,这些变量之间相关系数高,吻合度好,表明了该边界层观测数据的可靠性,该观测试验数据可为数值模式在藏东南林芝地区地气交换过程的模拟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Turbulent Flux and the Components of Radiation Balance over the Grassland i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李宏毅、肖子牛、朱玉祥

展开 >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藏东南 林芝地区 草地下垫面 湍流通量 地表辐射分量 基本气象要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预报业务关键技术发展专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2017YFC150200591637208GYHY201206041CCSF201806YBGJXM[2018]03-15]41505079

2018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18.37(4)
  • 13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