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次飑线过程及其受下垫面影响的数值模拟

一次飑线过程及其受下垫面影响的数值模拟

扫码查看
利用WRFV3.8模式对2016年7月25日发生往渤海海域的一次海上发展、移速较慢、生命史长的飑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填海敏感性试验探讨了渤海水面对飑线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 表明:(1)WRF模式合理地模拟出了飑线的形成过程,系统入海前,海上吹来的偏东风是形成对流的关键因素,而在海上增强阶段,偏北风与西南风在海上交汇形成强辐合带,飑线重新组织发展,冷空气触发层结不稳定能量释放为对流提供能量,西南低空急流的脉动促进了对流的发展,较强的低层和深层垂直风切变为系统的增强和线状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2)光滑的渤海水面对入海的近地面风有增强作用,入海后西南风增强,与南下偏北风辐合增强,使对流更加活跃,但也阻碍了辐合带南移,使飑线南下趋缓;(3)白天渤海水面感、潜热交换较陆地下垫面小,湍流活动弱,而夜问渤海水面潜热通量高于陆地,但边界层高度较低,不利于低层垂直风切变的增强,阻碍了飑线的发展.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Bohai Sea to a Squall Line Process

陶局、易笑园、赵海坤、张文龙

展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天津市气象台,天津300074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 100089

飑线 WRF模式 渤海海洋下垫面 中尺度辐合带 低空急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气象局气象预报预警创新团队项目

415750494147515041675072BK20181412

2019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19.38(4)
  • 7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