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黑河中下游不同类型下垫面的能量收支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黑河中下游不同类型下垫面的能量收支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扫码查看
选取2014-2018年黑河流域中下游不同类型下垫面(荒漠、玉米田、湿地、胡杨、胡杨柽柳混合林)的站点观测数据,定量比较了不同下垫面地表能量收支的变化;探讨了不同气象要素以及灌溉作用对潜热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潜热的年变化与向下短波辐射以及气温的年变化保持一致;不同下垫面能量收支差异较大,玉米田下垫面月均潜热峰值可达200 W·m-2,荒漠下垫面只有100W·m-2;荒漠下垫面潜热季节变化幅度较小,湿地、混合林和胡杨林的季节变化更为明显,变化幅度更大,其中湿地最大;玉米田下垫面潜热通量受灌溉的影响较大,灌溉导致土壤湿度突然增大,潜热通量也随之迅速增大;地表热通量在能量收支中占比较小,且随季节变化不大,在各个下垫面均是如此.
Research of the Difference of Energy Budget and Its Cause in Different Types of Underlying Surfac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Heihe River

王宇轩、奥银焕、李照国、李文静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不同下垫面 感热 潜热 土壤湿度

416750204197501442075089QCH2019004

2021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21.40(3)
  • 7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