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加密观测的一次极端雨雪过程积雪特征分析

基于加密观测的一次极端雨雪过程积雪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降水现象仪、地面自动站、人工加密积雪深度逐时观测资料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山东2020年1月5-7日罕见雨雪过程的积雪特征及温度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量突破同期历史极值导致此次雨雪过程成为极端天气事件,地面影响系统为江淮气旋,冷平流较弱,积雪深度是预报难点.(2)整个过程全省各站的平均降雪含水比为0.46 cm·mm-1,低于过去20年间的江淮气旋暴雪过程.(3)积雪深度与高空温度、相对湿度和垂直速度的配置有关,在最大上升运动与90%以上相对湿度的叠置层次内,如果环境温度有利于树枝状冰晶增长则积雪深度和降雪含水比大,而环境温度适合空心柱状冰晶增长的则积雪深度小;云下温度高于0℃使得积雪深度减小.(4)积雪深度与近地面温度的关系表现为:气温低于0.5℃可形成有量积雪;0 cm地温对积雪的影响表现在积雪产生之前,降至0.4℃以下可形成有量积雪;雪面温度在产生积雪前后的2 h内维持在0℃左右,其他时段变化与气温类似.(5)降雪含水比基本上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减小,在0.5 cm·mm-1以上时一般降雪期间气温低于0.4℃.该个例揭示了积雪深度和降雪含水比的预报需要综合考虑高低空气象条件.
Study on Snow Cover Characteristic of Extreme Rain-snow Event based on Intensive Observation Data

杨成芳、赵宇

展开 >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31

山东省气象台,山东 济南 25003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

暴雪 积雪深度 降雪含水比 温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

4197505541475038CMAYBY2018-042

2021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21.40(4)
  • 5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