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河套及周边地区干线触发对流天气特征初步分析

河套及周边地区干线触发对流天气特征初步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高空、地面、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3-2017年5-9月中国黄河河套及周边地区52次干线触发对流天气个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统计了干线时空特征、影响系统及干线两侧地面气象要素以及基于探空的环境参数等特征.结果表明:(1)河套及周边地区干线主要出现在河套北部(包括其西北部、东北部)和河套内,其走向以东东北-西西南和东北-西南向为主.干线宽度多在80~100 km,长度多在300~800 km.干线频次年际变化大,上述5年间年平均10.4次,集中出现在6-8月.干线多出现在每天11:00(北京时,下同)-17:00,14:00干线特征最明显.(2)干线触发对流天气多发生在高空西北气流和蒙古低涡(低涡南部低槽影响)形势下,大气边界层内多有辐合线或切变线,地面图上干线多位于大陆低压或蒙古低压南部偏西气流与沿海高压西部偏南气流交汇处.(3)地面要素统计结果表明:干线两侧温度干侧大于湿侧,其差值在1~2℃;海平面气压湿侧略高于干侧,其差值多在1.5~2 hPa.干线两侧露点差值大,湿侧与干侧平均相差11℃,露点梯度多在10℃·(100 km)-1或以上,最大可达20℃·(100 km)-1或以上.干线干侧和湿侧之间常常存在汇合流场,干侧风向以偏西风为主,湿侧风向以偏南风为主,这是干线的另一个重要特征.(4)探空环境参数统计结果为:大气可降水量、700和850 hPa比湿湿侧均明显高于干侧,大气可降水量湿侧均值在2.5 cm,干侧均值在1.5 cm,干线两侧700和850 hPa层以及边界层以下比湿差别较大,该差异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对流有效位能湿侧CAPE均值在1442.5 J·kg-1,而干侧CAPE平均值很小,不足10 J·kg-1,湿侧深厚湿对流(雷暴)发生潜热明显大于干侧.干线两侧深层垂直风切变(0~6 km风矢量差)多在中等强度或以上,湿侧、干侧均值分别为12.2 m·s-1和13.1 m·s-1,干侧切变值略大于湿侧.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ylines and Its Triggering Convections in the Hetao and Surrounding Regions

张一平、俞小鼎、王迪、郭雅凯、武文博、郝晓珍

展开 >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3

河南省气象台,河南 郑州 450003

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北京 100081

河套地区 干线 对流天气 气象要素 统计特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强对流创新团队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41775044212102310025KZ201702

2021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21.40(5)
  • 4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