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9年主汛期湖南两次致灾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2019年主汛期湖南两次致灾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扫码查看
2019年主汛期湖南出现了两次罕见极端暴雨过程,多个气象观测站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共造成十余人死亡(失踪).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GDAS资料、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资料,基于HYSPLIT4(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4)质点轨道模式追踪及聚类算法,对比分析了2019年6月6-9日(简称过程一)、7月6-9日(简称过程二)两次致灾暴雨过程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具有极端性、持续性、对流性等特点,过程二降雨强度更大、强降雨落区更集中,受灾更严重.(2)两次过程环流形势场存在明显差异,过程一副热带高压强度显著偏强、位置偏北,588 dagpm西脊点较历年同期偏西26个经距,东北冷涡发展深厚,850 hPa急流核风速最大达14 m·s-1,且存在双低涡、切变线共同影响;过程二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脊线偏南超8个纬距,850 hPa上存在显著冷式切变,切变南侧风速大,强烈的冷暖交汇使暴雨的对流性特征更清晰.(3)两次过程中尺度云团的发生演变略有不同,过程一表现为人字形切变线东段触发β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弱冷空气加入后使其得到有组织化的发展壮大;过程二受西风带长波槽槽前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不断有α、β、γ中尺度云团新生、合并发展,多尺度对流云团移经同一地点的"列车效应"造成了强致灾性暴雨发生.(4)水汽来源和分布不尽相同,过程一水汽显著汇合中心位于850 hPa,水汽源地为南海海域,有三条水汽传输通道,主要水汽通道为南海的偏南气流;过程二显著汇合中心位于925 hPa,水汽源地为印度洋,有四条水汽传输通道,主要水汽传输通道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Disaster-Induced Rainstorms in Hunan Province in Flood Season of 2019

刘红武、胡燕、苏涛、刘焕乾、傅承浩

展开 >

湖南省气象台,湖南 长沙 410006

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06

湖南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6

致灾洪涝 中尺度特征 水汽传输 对比分析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湖南省业务能力建设项目

CMAYBY2020-0852019SK2161NLJS14

2021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21.40(5)
  • 7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