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近60年来藏东南降水变化及其对土壤温度与冻融过程的影响

近60年来藏东南降水变化及其对土壤温度与冻融过程的影响

扫码查看
利用1960-2019年藏东南地区9个气象站的降水、土壤温度、土壤冻结深度、积雪深度等观测资料,分析了藏东南地区近60年来降水的年际、季节以及月变化特征,讨论了降水变化与土壤温度、土壤冻融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藏东南降水分布以念青唐古拉山为界,南部降水较多北部降水较少.从变化趋势来看,近60年来该地区降水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转折点发生在1980年和2000年前后;1980-2019年近40年降水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北部增多南部减少;而2000-2019年近20年降水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季节降水分配上,多数站点以夏季占主导,部分站点(察隅、波密)春、夏、秋三季降水均较多;而变化上表现为夏季降水减少而其他季节增多,与印度季风减弱对应降水减少相一致;其中6月显著减少,3、4月显著增多.土壤温度和冻融期变化对气温变化响应非常敏感,降水变化也起到重要作用.在冻融期降水作为热源起升温作用,加速冻土融化,减缓冻土冻结;非冻融期降水作为冷源起降温作用,降低土壤温度.在12、1月降水为降雪,增大地表反照率使土壤温度降低.空间上,在冻融期较长、冻结深度较深的地区,降水降温机制和升温机制均比较明显;而在冻融期较短、冻结深度较浅的地区,降水多表现为降温作用.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Soil Temperature and Freeze-Thaw Process in Southeastern Xizang in Recent 60 Years

董晴雪、罗斯琼、文小航、王景元、李文静

展开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225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藏东南 降水 土壤温度 冻融过程 相关性分析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90ZKK0105U20A208141975096

2022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22.41(2)
  • 7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