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辽宁一次区域性暴雨的特征条件与成因分析

辽宁一次区域性暴雨的特征条件与成因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FY-4A卫星反演云特征参量、地面自动站风和雨量资料,对2020年5月17-19日辽宁东南部一次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伴有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表明:东北冷涡叠加北上强烈发展的气旋是此次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短时强降水出现在冷涡发展接近成熟、气旋强烈发展加深阶段,局地地面辐合型切变线是导致短时强降水的中尺度条件.冷涡东南侧水汽输送通道与来自孟加拉湾热带低压东侧经南海海域由西南低空急流向北输送的水汽通道合并,成为了暴雨产生和维持的必要条件.辽宁中东部的降水产生在冷涡系统的东北部-北部-西北部区域,降水落区与850 hPa风场的相关性最高,降水产生及维持阶段700 hPa以下为辐合区,辐散出现在600~200 hPa,降水强度大于5 mm·h-1的区域上升运动区近似直立地贯穿整个湿层,降水区域上空假相当位温密集区向西北方向倾斜,400 hPa高度之下存在热力不稳定.冷涡发展强盛到成熟阶段,干冷空气的入侵使冷涡云系内部边缘逐渐清晰,形成"逗点状"云系.强降水区呈条带状分布,云顶高度普遍大于9 km,云光学厚度大于60,属于水凝物含量丰富的冷暖混合云;远离冷涡中心区域的云系光学厚度小于20,云层松散属于高层冷云,地面基本无降水.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a Regional Heavy Rain Event in Liaoning Province

史月琴、高松影、孙晶、谌芸

展开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局,辽宁丹东 118000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展开 >

区域性暴雨 东北冷涡 水汽输送 切变线 云系特征

2018YFC1507901RYSY201908

2022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22.41(3)
  • 2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