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种资料的总云量产品在中国区域的对比分析

多种资料的总云量产品在中国区域的对比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1987-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的776个站点的总云量资料与CRA40、ERA5、JRA55、CFSR四套再分析资料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的月平均总云量数据,统计分析了不同资料的总云量在中国区域的时空差异以及各资料之间的相对一致性.结果表明,不同资料总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一致,云量的高值区与低值区都有所体现.但是,不同资料在量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ISCCP总云量整体比其他资料偏高5%~20%,各种资料在江淮、东南和西南等总云量高值区吻合程度更好.在东北、西北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由于有积雪覆盖,卫星反演存在云雪误判导致ISCCP总云量与地面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相比显著偏高.CRA40与JRA55在东北、华北和江淮地区与地面观测的偏差较小,而ERA5与CF-SR在华南及西南地区与地面观测更为接近,JRA55总云量在各资料中最低,在华北、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ERA5总云量与地面观测一致性最高,其相关系数达到0.91,再分析总云量与IS-CCP相关系数均低于0.7,CRA40与ERA5的相关系数达到0.87,CFSR与ERA5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JRA55与CFSR相关性很低,仅有0.4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otal Cloud Cover Products of Various Data in China

张德杰、师春香、张涛、沈润平、王智慧

展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 100081

再分析 ISCCP 总云量 对比分析

2018YFC1506601

2022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22.41(3)
  • 8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