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风电场建设前后近地面湍流强度变化特征

风电场建设前后近地面湍流强度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风电场对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别是湍流特性的影响是能源气象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河北省尚义县麒麟山风电场为研究对象,选取该风电场内70 m测风塔2006-2019年数据完整且连续性较好的每年5月的测风数据,将观测时段分为风电场建成前(2006-2009年)和风电场建成后(2010-2019年),对比分析了有无风电场近地面湍流强度的差异.结果表明:风电场建成后湍流强度向高值区偏移,即近地面湍流增强,并且夜间湍流强度增加程度比白天大.湍流强度随风速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风电场建成后,70 m湍流强度显著增加的风速区间夜间为4~15 m·s-1,白天为4~14 m·s-1;50 m湍流强度显著增加的风速区间夜间为3~15 m·s-1,白天为3~12 m·s-1.风电场运行使湍流强度在昼夜均有增加,白天各时刻50 m湍流强度增加程度均稍大于70 m,夜间70 m湍流强度增加程度大于50 m,最高可增加121%,风电场建成运行后,50 m和70 m湍流强度差异减小,白天和夜间湍流强度差异减小.
Characteristics of Near Surface Turbulence Intensity before and after Wind Farm Construction

夏馨、余晔、董龙翔、陈可仁、赵果、张彤、马兴悦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天气观测研究站,甘肃 平凉 744015

甘肃省陆面过程与灾害天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 平凉 744015

龙源(北京)风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4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展开 >

风电场 测风塔 大气边界层 湍流强度 日变化

2018YFB150280118JR2RA005

2022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22.41(4)
  • 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