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GPS的河西走廊干旱区大气可降水量特征

基于GPS的河西走廊干旱区大气可降水量特征

扫码查看
利用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地基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及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探讨了地基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的实用性,研究了河西走廊干旱区大气可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及与降水、地面水汽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GPS/PWV与探空资料计算的PWV(precipitable water vapor)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PS/PWV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用性.(2)大气可降水量呈"单峰型"月分布特征,8月最大,2月最小;降水量不仅受PWV影响,还与降水转化率相关,月降水量峰值较PWV峰值滞后,是因为7月降水转化率高于8月;PWV日变化幅度较小,峰值出现在01:00(世界时,下同),谷值出现在08:00,且与气温存在明显反相关.(3)降水大多发生在PWV高于基值(8.4 mm)时段,降水发生前7~11 h PWV出现积累和跃增,跃增值普遍在3.0 mm以上;降水多开始于PWV最大值前后,结束于PWV快速下降阶段,最大小时雨强通常在PWV最大值或之后1 h出现.(4)雨日PWV显著偏高于无雨日,但PWV对河西走廊干旱区的降雪天气指示意义并不明显.(5)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关系.
Charateristics of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in Arid Areas of the Hexi Corridor based on GPS Measurements

程鹏、王研峰、罗汉、李宝梓、甘泽文、陈祺、白明

展开 >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兰州市气象局,甘肃 兰州 730020

张掖市气象局,甘肃 张掖 734000

河西走廊干旱区 大气可降水量 地基GPS 时间变化特征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气象局科研重点项目甘肃省气象局创新团队项目

20JR10RA455Zd2021-03GSQX-CXTD-2019-02

2022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22.41(5)
  • 1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