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藏北地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过渡带与干湿变化关系研究

藏北地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过渡带与干湿变化关系研究

扫码查看
基于藏北地区植被类型图、1990-2019年叶面积指数(LAI)、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藏北地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过渡带与干湿界线(以干湿指数1.5等值线作为划分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400 mm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植被分布对不同干湿界线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藏北地区从东南往西北降水量减小,干湿指数增大,地表由湿到干演变,1990-2019年降水量以增多为主,干湿指数则以减小为主,呈湿润化趋势;植被年LAI值显著增加,表明30年间植被生长环境得到改善,且高寒草甸的改善程度高于高寒草原;干湿界线与高寒草甸、高寒草原过渡带的一致性较高,表明干湿指数能更好地表征藏北地区植被分布状况,而400 mm等降水量线整体偏西;干湿界线以东LAI多大于0.6,400 mm等降水量线以西LAI多小于0.1;从年LAI值、年降水量、年干湿指数三者间的相关性分析来看,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增加,地表状况偏湿均有利于植被活动.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y and Wet Changes and the Transition Zone of Alpine Meadow and Alpine Grassland in Northern Xizang

dry-wet climate boundary400 mm Isohyet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alpine meadows and al-pine grasslandsnorthern Xizang

陆晴、樊欢欢、闫冰、赵东升、危小建

展开 >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13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自然资源部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13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9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展开 >

干湿界线 400mm等降水量线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过渡带 藏北地区

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DLLJ2022082019QZKK040352168010GL20229

2023

高原气象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原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3
ISSN:1000-0534
年,卷(期):2023.42(5)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