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贵州中西部两次区域性暴雨成因对比分析

贵州中西部两次区域性暴雨成因对比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及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2013年5月24-25日(简称“5.24”暴雨)和6月8-9日(简称“6.8”暴雨)两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都是在高空槽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下、低涡切变等有利的环境背景下产生的,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及南海的西南暖湿气流.两次暴雨过程都发生在“西低东高”的形势下,“5.24”暴雨中高纬度以纬向环流为主,冷空气较弱,副高偏强,低涡移动发展缓慢;“6.8”暴雨中高纬为宽广的槽区,冷空气强,有利于低涡的发展和快速移动,副高较弱.两次暴雨过程发生前贵州西南部地面均受热低压控制.“5.24”上升气流伸展高度相对较低,大的垂直上升速度范围较广;“6.8”暴雨上升气流伸展高度高,大的垂直上升速度范围相对较小,与暴雨落区也有很好的对应.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wo Regional Rainstorms in the Mid-western Guizhou

张艳梅、杨宏宇、彭芳、林小杰、林易

展开 >

贵州省气象台,贵州贵阳550002

贵州省六盘水市气象局,贵州六盘水553001

暴雨过程 环流特征 对比分析

贵州省气象科技开放基金贵州省气象科技开放基金

黔气科合KF201615号

2016

中低纬山地气象
贵州省气象学会

中低纬山地气象

影响因子:0.33
ISSN:2096-5389
年,卷(期):2016.40(1)
  • 1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