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的构建

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的构建

扫码查看
文章介绍了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通过在山地或丘陵地区水稻田内设置鱼沟、防逃设施后投放鱼、鳖种苗,进行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和水稻栽培.经过150~240天种养,商品鱼平均产量132.5 kg/667 m2,饲料系数1.2,成活率93%;中华鳖产量66 kg/667 m2,饲料系数1.79,成活率82%."稻+鱼+鳖"种养模式可实现毛利润8 379.82 元/667 m2,是传统沟溜式稻田养鱼的3.5倍,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申晓东、李礼、曾诗雨、李正友、江学海、张涛、顾泽谋、张昌帮

展开 >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

贵州省从江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从江 557400

贵州省台江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台江 556300

展开 >

贵州山区 稻+鱼+鳖 生态种养

"山区稻渔配套模式集成与示范"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黔科合支撑[2017]2537

2024

贵州畜牧兽医
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农委畜牧兽医管理办公室,贵州省畜牧兽医学会

贵州畜牧兽医

影响因子:0.153
ISSN:1007-1474
年,卷(期):2024.48(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