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黔东南自治州水产品种高背鲤的人工繁殖试验

黔东南自治州水产品种高背鲤的人工繁殖试验

扫码查看
为解决黔东南自治州水产品种高背鲤繁育过程中繁殖效率低的问题,对亲鱼人工注射催产剂后,随机分为人工组和自然组(每组 3 个平行),自然组采用传统自然产卵受精,人工组采用干法授精,观测对比 2 组的亲鱼利用率、催产率、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出膜存活率、获得的鱼苗数量.结果:自然组获得的鱼卵数量(100.00 万枚)极显著高于人工组(73.33 万枚)(P<0.01).人工组所需亲鱼数量(雌鱼 11 尾、雄鱼 6 尾)仅为自然组(雌鱼 24 尾、雄鱼 60 尾)的 20%,平均受精率(95.81%)、平均孵化率(90.56%)、获得鱼苗平均数量(53.37 万尾)均显著高于自然组(82.21%、65.80%、49.48 万尾)(P<0.05).2 组的平均催产率(自然组 95.83%、人工组 90.91%)、平均出膜存活率(自然组 75.19%、人工组 80.22%)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背鲤采用干法人工授精的繁殖效率优于自然受精.

刘梅、麻智芳、谌金吾、刘涛、陈祎宁、赵华彪、陈杰、潘兴峰

展开 >

黔东南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贵州 凯里 556000

黔东南自治州 高背鲤 人工授精 繁殖效率

黔东南州制种保种项目(2021)

州财农[2021]36号

2024

贵州畜牧兽医
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农委畜牧兽医管理办公室,贵州省畜牧兽医学会

贵州畜牧兽医

影响因子:0.153
ISSN:1007-1474
年,卷(期):2024.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