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理学文化景观时空分布特征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理学文化景观时空分布特征

扫码查看
理学文化景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更是武夷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采用描述统计与核密度分析法,借助GIS技术,对北宋到清代952年间建设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最具代表性的理学文化景观(书院和摩崖石刻)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在时空尺度上,不同朝代建设的理学书院和摩崖石刻的数量差异大且不平衡,海拔200 ~ 225 m处数量最多,且主要分布在九曲溪与山北景区两大主景区,并呈现出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为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应注重完善理学书院和摩崖石刻的相关资料,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Neo-confucianism 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Wuyishan Scenery District

林雪儿、尤丽萍、胡静、何东进、张秀芳、马浩、俞建安、游巍斌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理学文化景观 书院 摩崖石刻 时空分布特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

4130120330870435118-71201800736

2019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0.271
ISSN:1674-4942
年,卷(期):2019.32(2)
  • 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