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有限元仿真结合显微组织分析CLAM钢电子束焊缝开裂原因

有限元仿真结合显微组织分析CLAM钢电子束焊缝开裂原因

扫码查看
以焊接模拟软件SYSWELD为平台,采用双椭球+圆锥复合热源模型对100 mm×40 mm×45 mm的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对接焊缝进行不同预热温度的电子束焊接模拟研究,并通过对焊缝显微组织观察,对CLAM钢的电子束焊缝开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预热温度由20 ℃升高至400 ℃时,熔池宽度有增大的趋势,热影响区范围有所增大,温度梯度减小;焊后残余应力从150 ℃开始减小明显,300 ℃之后增大明显,焊后残余应力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获得最小焊后残余应力的预热温度是200 ℃;由20 ℃升高至220 ℃时,焊后最大变形量波动幅度大,预热温度由230 ℃升高至400 ℃时,焊后变形量开始缓慢减小,焊后最大变形量呈波动递减趋势.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在焊缝处不添加任何异种金属塞片时,焊前不预热的情况下容易在焊缝处产生冷裂纹,焊前预热200 ℃的情况下焊缝无裂纹;在焊缝中间夹GH625镍基塞片时,容易在铁基与镍基的相分界线处开裂,同时镍基焊缝容易产生高温热裂纹;在焊缝中间夹316L不锈钢片时,容易在焊缝中心产生高温热裂纹.

王丽芳、刘振飞、马建国、李波、吴杰峰

展开 >

特种焊接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淮南 232000

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电子束焊 低活化马氏体钢

2024

焊接技术
天津市焊接研究所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

焊接技术

CSTPCD
影响因子:0.286
ISSN:1002-025X
年,卷(期):202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