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秦岭七岔沟锑矿点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南秦岭七岔沟锑矿点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扫码查看
南秦岭郧西地区发育一系列锑矿床(点).以七岔沟锑矿点为例,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流体包裹体和原位硫同位素分析,浅析其成因.七岔沟锑矿点的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脆性断裂破碎带中,矿石矿物为辉锑矿,其成矿主要经历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阶段、石英—闪锌矿—辉锑矿阶段(主成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3个成矿阶段.该矿点主成矿阶段的石英流体包裹体以富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成矿流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70~310℃,盐度集中于1.0%~5.6%NaCleq,推测成矿深度为5.5~7.5 km,表明其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浅成流体体系.该矿点主成矿阶段的硫化物原位δ34 S为7.4‰~10.4‰,与耀岭河组地层δ34 S相似,暗示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成矿流体对耀岭河组岩石的萃取.综合分析认为,七岔沟锑矿点具造山型矿床特征,成因类型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
Fluid Inclusion and Sulfur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Genesis of Qichagou Antimony Occurrence in South Qinling

刘文文、刘圣鑫、周鼎、朱金、周豹、刘雷、袁航、汤旋

展开 >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 武汉 430034

湖北省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34

锑矿 流体包裹体 原位硫同位素 浅成中低温热液型 南秦岭

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2020)

KJ2020-59

2022

资源环境与工程
湖北省地质学会,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南局,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资源环境与工程

影响因子:0.283
ISSN:1671-1211
年,卷(期):2022.36(4)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