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驻村第一书记激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征、原因及政策建议——以云南省Y县为例
驻村第一书记激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征、原因及政策建议——以云南省Y县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驻村第一书记制度能有效地将我国的制度优势逐步转化为治理效能。文章以云南省Y县的驻村第一书记激励政策的实践为例,研究得出,虽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励和保障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工作,但并未完全发挥效用,反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政策执行差异化、政策悬浮和考核设计有偏差等现象,从而让第一书记产生职业倦怠、能动性不高和工作抵触情绪。这一激励政策偏差的根源在于条块分割导致激励资源差异化、重形式轻结果的监督机制趋向和压力型体制下政府避责行为。避免政策执行偏差,应建立多元化的激励形式,提升精准考核能力,健全监督反馈制度。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马一源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驻村第一书记
激励政策
出版年:
2024
DOI:
10.19299/j.cnki.42-1837/C.2024.01.027
领导科学论坛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 湖北省高等学校领导科学研究会 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
领导科学论坛
CHSSCD
影响因子:
0.162
ISSN:
1674-9650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