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掣肘因素与现实路径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掣肘因素与现实路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理论逻辑方面,新质生产力可从新质生产要素、新质组织形式、新质科技创新、新质资源共通四个方面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然而,在赋能过程中通常存在数据共享水平低效失真、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渠道不畅、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活力受限等掣肘因素。对此,可从数据助力、劳动力助推、科技深化、资本驱动等方面找准突破路径,以打造数据长效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深化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林正雄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逻辑
掣肘因素
现实路径
出版年:
2024
DOI:
10.19299/j.cnki.42-1837/C.2024.12.015
领导科学论坛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 湖北省高等学校领导科学研究会 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
领导科学论坛
CHSSCD
影响因子:
0.162
ISSN:
1674-9650
年,卷(期):
202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