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交互理论指导下的组间小组活动模式研究
交互理论指导下的组间小组活动模式研究
An Empirical Study of a Cross-group, Interactive-compensatory Classroom A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Context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针对目前大学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无法对小组活动进行监控、活动主题与教学内容脱节等,研究并尝试了一种组间小组活动模式.该模式中,课堂讨论主要以问答形式在组与组之间轮流进行,讨论话题围绕所学教材.在探究运用交互理论研究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语言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种组间小组讨论模式中,所有学生都能获得用目的语进行表达的机会;交际中也出现了意义协商,但意义协商的数量较少,多由句法、词汇障碍引起,学生也表现出了对自己语言进行修正的愿望.他们在交流中还运用了许多该课中出现的生词,对课文也获得了更深的了解,并能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苏振利、刘红刚、张琛
展开 >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北,秦皇岛,066604
关键词:
小组活动
教学模式
组间小组活动
语言产出
意义协商
出版年:
2007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影响因子:
0.297
ISSN:
1672-7991
年,卷(期):
2007.
6
(3)
参考文献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