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转抗虫基因107杨对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影响

转抗虫基因107杨对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研究转基因杨对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影响,对转基因杨生态安全性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转基因107杨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的调查方法,于2019年对转基因107杨树林与未转基因杨树林(对照)内主要节肢种群数量、种类以及动态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调查所获得的节肢动物个体分属于昆虫纲和蛛形纲,共14299头,分属2纲,11目,105种.主要靶标害虫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银潜叶蛾个体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杨小舟蛾个体数量少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株系间主要靶标害虫个体数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株系个体数量相对较少,表明转基因107杨可有效抑制靶标害虫种群发展;主要非靶标害虫叶蝉sp.、皱大球蚧、大青叶蝉个体数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白杨毛蚜个体数量低于对照(P<0.05),各株系间叶蝉sp.个体数量存在一定差异,#3株系个体数量显著低于#1、#9株系(P<0.05),各株系间皱大球蚧、白杨毛蚜、大青叶蝉个体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转基因107杨对主要天敌及中性昆虫未造成显著不利影响,部分株系异色瓢虫、狼蛛sp.、跳蛛sp.与家蝇个体数量相对于对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多;主要节肢动物种群发生高峰期集中在5-6月、8-9月,杨白潜叶蛾、白杨毛蚜发生高峰期分别在7月与10月.
Effect of transgenic insect resistant gene 107 poplar on major arhtropod populations

任敏霞、张子恒、曾月霞、李含笑、王利峰、李会平、刘军侠

展开 >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

转基因107杨 主要节肢动物种群 生态安全性 靶标害虫 非靶标害虫

2013AA1027030JC-2014-04316602112014MS0309

2021

林业与生态科学
河北农业大学

林业与生态科学

CSTPCD
影响因子:0.299
ISSN:2096-4749
年,卷(期):2021.36(3)
  • 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