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筑地构天:敦煌莫高窟窟前建筑景观
筑地构天:敦煌莫高窟窟前建筑景观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窟前建筑指紧贴崖壁修建于石窟寺前的窟檐、栈道、窟前殿堂与大像楼阁,曾构成莫高窟"波映重阁"的壮观景象,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却因木结构保存较难,而今鲜有遗存。本文梳理自西魏至归义军时期莫高窟窟前建筑的发展沿革,并探讨其在石窟寺空间序列与整体景观中的作用、多种类型窟前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营造宗教意象方面的作用。北朝至隋代的莫高窟沿水平发展,石窟群通过木构窟檐与廊道衔接,整体建筑外观有助于塑造山水间的寺院意象。而唐代以降,窟前建筑通过凸显高度、增加层次、引入巨大尺度,逐渐勾勒出兼具整体性与多样性的建筑景观,反映了造窟者对天上宫阙的丰富想象。结合木构窟檐构件的新考古发现,对归义军至西夏时期的大像阁进行复原设计。大像阁作为关键要素,不仅在崖面外观中创造了视觉秩序,还在视觉上影射了佛教重层天宫之景象。通过营造、改建、维护和使用,窟前建筑成为莫高窟建筑与社会景观的载体。
外文标题:
From Earth to Heaven:An Architectural Spectacle of the Dunhuang Mogao Cave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周真如
展开 >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窟前建筑遗址
复原设计
建筑景观
社会景观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51678325
19ZDA199
出版年:
2024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141
ISSN:
1009-4016
年,卷(期):
2024.
(1)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