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览、旅行与中国艺术书写:以1935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为中心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

展览、旅行与中国艺术书写:以1935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为中心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

扫码查看
这篇论文以1935年11月28日至1936年3月7日期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以及其上海预展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艺术迁移和旅行在二十世纪初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中国与英国机构中的历史文献与照片的审视,作者重新构建并解构了中国艺术在该展览中的移动,以及中国和英国双方人员之间的交流.这一展览为当时中英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在面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时,展览中的中国艺术品被有意地去语境化和重新语境化,再加上地点和场合的战略性转移,这些展品成为确定中华民国政府合法性和树立积极国家形象的有力象征.艺术流动与文化外交为展品赋予了丰富的意义,有助于展览的整体成功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在展览期间,艺术家、策展人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促进了艺术理念和技术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中西之间的艺术理解和合作.基于此,本文将研究视角扩展到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人到英国的旅行中的交通、人工、科技、活动,以及他们对于外国文化的感知和解读,旨在探讨在早期全球化的语境下,通过旅行展示的中国现代化形象,中国希望加入世界的愿景,以及在这些旅行中,中国如何展现其国家形象,并加强国族认同的重要议题.
Exhibition,Travel,and the Writing of Chinese Art:Cultural Exchange and National Image Shaping Centered on the 1935 London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

张露

展开 >

英国诺丁汉大学

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故宫博物院 文化外交 艺术迁移 跨文化交流 现代性

2024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141
ISSN:1009-4016
年,卷(期):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