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墓中图绘为何?

墓中图绘为何?

扫码查看
马王堆出土文物给我们提出众多问题,其中最耐人寻味的便是它们的功用。通常认为它们是为死者提供一个死后安居乐业的居所。这种假设无法解释内棺顶层画面朝下、直对死者的飞衣帛画。画面内容描绘由黄泉至天界的升仙形迹,显然与死后居所说有矛盾。升仙帛画又不像是供死者"观看",因为死者双目被蒙上"幎目",且被二十多层织物包裹严实。既然如此,这升仙帛画在墓中又起到何种作用?这便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文章从汉代生死观出发,以气散为死、气聚为生的汉代思路入手,论证马王堆飞衣帛画与四重套棺皆是以阴阳合气为经纬来组织画面,经营位置,排列出一个出死入生的序列。而这种"生"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起死回生,而是个体消解(尸解)后,亡灵遁入虚拟时空,与日月同伍,天长地久,进入超越古今生死的混沌状态。帛画与套棺由此描绘出人之生命出于混沌、终于混沌、阴阳消长、四季循环的轨迹。这便是生命艺术,其要旨不在于被观看,而在于缜密规划与布局设计。死后世界奥不可测,生者亲属能够做到的,便是将莫测的未来转化为可预测的结局。马王堆艺术要旨便是作如此规划。飞衣帛画与棺绘便是为亡灵导航而准备的"路线图"。
Why Pictures in Tombs?Mawangdui Once More

汪悦进、方慧

展开 >

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Harvard FAS CAMLab)

马王堆 飞衣帛画 阴阳合气 合阴阳 出死入生 升仙

2024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141
ISSN:1009-4016
年,卷(期):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