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空间理论视域下的皇帝书房:康熙"佩文斋"儒学空间的建构及其意涵解读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皇帝书房:康熙"佩文斋"儒学空间的建构及其意涵解读

扫码查看
以空间理论视角审视,位于畅春园内康熙皇帝的私人书房——"佩文斋",具有透视清代皇权与儒学思想如何通过物质空间、文化实践与意涵表达建构高度一致性的典范意义."佩文"的命名集合康熙皇帝个体情志与统治理念的复合表达,缔造帝王与物质空间互为诠释的主客体关系.与"佩文斋"实际使用功能对应,分类典藏文献、君臣编纂书籍及交流诗文书画空间实践活动的发生,填充"佩文斋"成为康熙皇帝崇文尚雅、重典修册空间象征符号的内在意义."佩文斋"同名书籍与玺印共体性文化实物的产生,是空间实践活动的结果,标记空间物质性与文化表征性的高度协和统一."佩文斋"公共场域属性的空间建构,呈现清代帝王对于儒家文化的行为实践及思想认同."佩文斋"空间意涵解读的微观历史研究,可以再次回应新清史强调满族族群主体意识观点的不切之处.

甄芸

展开 >

西北民族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甘肃 兰州 730030

佩文斋 康熙 空间理论 儒学认同 新清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特别培养项目

19YJC751074202208625024

2024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232
ISSN:2095-0683
年,卷(期):2024.45(1)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