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安徽省中部与北部,分布着近八千座以"郢"命名的村庄.究其来源,有楚遗民命名说,盐引来源说,"营"字转化说等.通观地方志、古人信函、历史地图等史料,辅以民间传说、报刊文史短札等资料,以郢为名的村庄最有可能来源于"营"字转化.江淮大地频繁的战争使营字地名逐渐增多.清光绪年间,合肥率先出现了一批"影"字地名并与营字混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郢字地名开始在皖中、皖北地区出现并逐渐取代营字地名.但当代皖北地区仍有营、郢混用的遗存.从"营"到"郢"当属地名雅化,使人联想到江淮大地丰富的楚文化,但其直接原因仍有待后续研究.